鹿茸:文学,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发表时间:2010-08-03
文章来源:名撰网
作者:名撰网
点击:次
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文章导读:鹿理梅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射手座,少年时代就爱上了文学创作。16岁开始在《儿童文学》发表第一首诗歌,走进了文学的殿堂。先后在《诗刊》、《人民日报》副刊和《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百余首。有诗歌入
鹿理梅,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射手座,少年时代就爱上了文学创作。16岁开始在《儿童文学》发表第一首诗歌,走进了文学的殿堂。先后在《诗刊》、《人民日报》副刊和《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百余首。有诗歌入选《青年诗选》(1989——1990),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93年,开始影视剧本的创作,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主办的刊物《电影文学》发表电影剧本塔山传奇后,又发表了影视剧本孙中山在烟台,1997年有秦始皇东巡、樱桃红等多部剧本结集出版。1998年又开始动漫剧本的创作,创作的动画和漫画剧本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童年与文学结缘
很多人都问我,你是如何与文学结缘的?与文学结缘是来自与我的家庭,准确的说是我的基因。
我的父亲是个作家,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正直善良的性格,同时也继承了对文学的热爱。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读书占据了我童年的岁月。那些美丽的书,都是父亲给我买来的。看着那些或忧伤或曲折或离奇的故事,我的脑海中就诞生了自己的故事。
记得童年的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上小学4年级开始,就给邻居的小伙伴们讲故事。每到讲故事的时间,小伙伴们都安静的坐在楼梯上,用专注的眼神看着我,我就成为小伙伴们眼中的焦点人物。讲完故事,我会得到小伙伴送给我的糖果和小礼物。我就兴奋极了,不是为了糖果和礼物,是为了我自己能讲出那么好听的故事而高兴。
童年,文学是我的启迪,书是我精神的伙伴。
在童年的时光里,文学是那么的纯净,犹如早晨树叶上的露珠晶莹透明。我畅游在文学的梦境中,不知不觉间告别了童年的春天,走进了少年时光。
孤独的文学少年
转眼到了1985年,那年秋天,我没能考上高中,被分配到了位于我市的一座荒凉的海岛上,开始了我的技校生活。
那座荒凉而美丽的海岛,让我的文学梦想再次起航。我开始了诗歌创作,一发而不可收。1986年9月,我的诗歌发表在儿童文学,我开心地跳啊笑啊。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能不兴奋吗?
可就在我兴奋的时候,我却忽然发现:在这个学校里,我是孤独的。教务主任多次找我谈话,让我认清楚学生的任务:不是写作,不是发表作品,是要考出好成绩。在他的眼里,只有分数,除了分数,还是分数。同学们也不理解我的理想和我的心境。就这样,我在学校里成了孤独的文学少年。
那年冬天,我面对汹涌的海,内心在翻滚。面对一所无法容纳我的学校,我终于选择了离开。在离我毕业还有一年的时候,我离开学校,真正的踏上了我的文学创作之路。
少年时代,文学给我了梦想,给了成长的翅膀,更给了战胜痛苦的力量。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感觉到:今生,我难以与文学分开,它是我精神的家园。
工人诗人
1988年的秋天,我工作了,在我市的一家国有企业当了一名工人。这家企业是生产罐头的,我在工厂的包装车间成了一名包装工人。
那个时代,写诗的还很多。没有对诗人的嘲弄和讽刺,只有对诗歌的虔诚和敬畏。
每个白天,在车间的流水线上站了一天,疲倦地回到家里;夜晚,就趴在书桌上写诗。我写了很多工厂的诗歌,献给那些默默无闻,又勤奋工作的工人们。这些诗是我发自内心的呼喊。我深知:文学无法离开生活。写诗,让我忘记了工作的艰苦和劳累,让我的精神升华。诗歌支撑着我走过了艰苦而充实的工厂岁月,直到1993年的冬天。
如今,当我回忆起那段岁月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工厂和车间。那厚重的门帘;那转动在流水线上的罐头;那轰鸣的机器声;那堆在屋外的散发着清香的水果。如今,罐头厂已经倒闭了,但那段记忆却永远留在我心理,无法抹去。无数次,我在梦中,又回到了车间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包装着罐头,也包装着一个工人诗人的梦想。
自由撰稿人,17年的坎坷路
1993的冬天,我离开了国有企业,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我那时候还不明白:选择了自由撰稿人之路,就是走上了自由与坎坷之路。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自由撰稿人是不容易的。当我真的把文学创作作为职业的时候,我却发现:那时候刊物的稿费是很低的,要想养活自己谈何容易。于是,在无数次琢磨中,我走上了影视创作这条路。
当文学是爱好和梦想的时候,那就是鲜花和阳光;可真的要用文学来养活自己的时候,却忽然感觉到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我开始写影视剧本,写好了就千方百计和电影厂取得联系。工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几次坎坷后,我的剧本终于得到了电影厂的认可,于是一部部剧本开始发表,也开始获得了经济效益。
剧本的创作,让我品尝到了创作的艰辛,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有梦想就有希望。
当自由撰稿人容易,可当一个收入丰厚的自由撰稿人是苦难的。当很多年轻人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这种准备是心理的准备,是思想的准备,是做好吃苦受累,却无人理解的准备。
但是,这里也会有鲜花和掌声。只要有真本事,只要肯吃苦,路还是能通行的。但是,永远不要放下手中的笔和对文学的执着。
动漫追梦人的苦乐生活
2002年,动漫开始兴起,动漫狂潮席卷全国。
动漫,也激发了我创作的欲望。带着对动漫的热爱,我毅然投身到了动漫创作中。
我先后创作了动画剧本森林孤童和神秘的铁西瓜以及音乐王国奇遇记等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但是,拿着自己的作品,我却碰到了一个问题:很多动画公司不接受编剧投来的剧本。公司只让编剧写公司确定好大纲的剧本,并且都是免费的试写。这都是我以前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于是,我开始跟公司谈,按照行规认真的谈。结果是:有的公司会在试写前给合理的报酬,有的公司却拒绝给报酬。当然不给报酬的理由有很多。
与此同时,我的原创动漫剧本也不断的获奖,不断的有动画公司请我去做职业编剧。但是,做一个优秀的自由撰稿人是我的梦想,我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就像一只自由鸟,自由飞翔。
动漫,承载着很多人的苦和乐。没有艰苦,就无法品位到成功的快乐。
光阴像魔棒,转眼之间,我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如果把童年比喻为春天,把青年比喻成夏天,我现在已经进入了人生的秋天。在经历了文学路上的坎坷与磨难后,我才真正懂得了文学,真正爱上了文学。
也许有时候,文学不能带给作者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文学可以启迪和陶冶人。爱上文学是一种幸福,它可以让人活得更透明、更纯洁、更真诚。
当20年以后,我成为一个老人,我还要说:文学是我的守护神,它守护着我的精神家园。
这是我——一个70后作者的创作经历,虽然坎坷但不悲观;虽然艰辛但不迷茫;这也是我们70后这代人的特点吧
想起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文学之路也是这样。雨后的彩虹都很美丽;经历磨难和坎坷的女作者都会很美丽的。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