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作家、作家访谈
网站动态 文坛资讯 写手报喜人物访谈 写作指南 编辑文档
返回首页

薇哂:从湘西起飞的新锐女作家

发表时间:2011-11-09文章来源:草根文学网 作者:草根文学 点击:阅读字号:
      文章导读:提起薇哂,很多青少年读者都会很激动,这位从湖南怀化走出去的知名青春小说作家,以她细腻优美的文笔、幽默风趣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俘获了一批又一批读者。初见这位高产低调的怀化才女,入目是一个白衣素裙,长发飘飘的大方女孩。


薇哂:从湘西起飞的新锐女作家
 

  薇哂(本名:龚煜),85后青年作家、图书策划人、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笔法灵动,擅长浪漫型纯爱小说,用细腻动人的文字打动无数读者,在诸多铁杆薇迷的强烈要求下创作了《凤戏初唐》(上下册)《向日葵小姐》《蜜恋三次方》等畅销热卖的作品,独特的“薇式”甜美风写作手法引起少女们竞相效仿。
  
  主要作品:
  
  2005年,18岁的薇哂发表了《西泠》《倦臣》等短篇小说,独有的清丽风格引起了很多前辈作家及读者的关注。
  
  2009年,其处女作《凤戏初唐》出版,这部长达48万字的小说以戏说的方式步步深入,再现了壮丽华美的大唐盛景,以独特的角度揭开了武则天时代的重重疑云,一度热销。
  
  2009年,风靡网络的热门作品《蜜恋三次方》出版,这部作品被各大网站誉为“奇迹”,因为无论发在哪个网站都会引起阅读狂潮,并遭遇“剽窃门事件”。
  
  2009年,励志小说《寻找乔·吉拉德》《卡耐基来信》出版。
  
  2010年,《向日葵小姐》出版,该书的畅销热卖,使她受邀成为上海书展的签售作家,并获得新浪网的访谈推荐。
  
  2011年新书《完美少年进化论》出版上市,再度登上各大书城的畅销热卖榜,其《凤戏初唐》的繁体版即将在台湾出版上市。
  
  2011年新作《两地烟火》《殊途同归》签约出版。
  
  薇哂在草根网的个人文集:http://www.cgwenxue.com/member/index.php?mid=15935
  
  薇哂新浪博客:
  
  文字里有妖气的薇哂
  
  提起薇哂,很多青少年读者都会很激动,这位从湖南怀化走出去的知名青春小说作家,以她细腻优美的文笔、幽默风趣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俘获了一批又一批读者。初见这位高产低调的怀化才女,入目是一个白衣素裙,长发飘飘的大方女孩。笔者拿起她的新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你这个笔名怪拗口的,为什么取这样一个笔名?”
  
  她笑说很多人都抱怨她的笔名怪异拗口,很多读者不认识那个“哂”字,往往称她为“薇晒”、“薇西”,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几个笔名闹出的幽默段子,惹人捧腹。我问她为什么不改一个像三毛、琼瑶这样好记好读的笔名,她认真地说,高中时读书,偶见一词,“夫子哂之”,顿时就被那个“哂”字吸引住了。哂,音“沈”,意为清冷的一笑。这是孔子听闻谬误时流露出的独特笑容。她反复玩味了下这个很有韵味的字,仿佛看见先贤逆着千百年的旧时光,涉水而来,微微一笑,其震撼力度不亚于佛祖的拈花一笑。因此,她顿时喜欢上了这个字,并以它为笔名。
  
  问及她为什么会走上写作之路,她笑说这可能和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她的妈妈姚筱琼是一位毕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的作家,为了防止年幼的孩子到打扰自己的创作,她别出心裁地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书做女儿的朋友$2老师。每当小薇哂嚷着要出去玩的时候,妈妈就会从书架上抽一本书丢给她,让她从中寻找乐趣。说来也怪,虽然连字都不识,但是她一看到书就会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地翻几个小时都不嫌无聊。她的启蒙读物是《说岳全传》连环画,她一边看图一边猜故事,看不懂的地方就问妈妈。后来,她开始看湘西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画册,并在那本画册的扉页上摸索着第一次写会了自己的名字。把家里的画册看完,她又学着看小说,从白话版的《聊斋》到《红楼梦》,她在妈妈的解读下半懂不懂地看着,并从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
  
  高尔基曾说过,每个作家的童年都是孤独的,擅于在孤独中自处是每个艺术工作者的必备品质,我们的薇哂从三四岁时就学会了“慎独“。
  
  再后来,妈妈又开始让她背诵唐诗宋词,起初她很排斥这些非故事类的东西,妈妈就耐心地给她解释诗词里的意境。当然了,如果她实在是太调皮,妈妈就会像私塾老师那样,用戒尺打她的手心。渐渐的,年少的她也能自己揣摩出诗词里的意境,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些古典文学。这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她的艺术审美能力。而这也是一个作家的必备能力。可以说,她能成为一个作家,有很深的家学渊源。
  
  高中毕业后,十八年的积累让她对写作跃跃欲试,刚学会上网的她便在当时最大的文学原创网站榕树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她的几篇处女作,以华美大气的文字,逼人的灵气在榕树下引起了轰动,引起很多读者留言。
  
  “印象最深的一条评论是‘文字里有妖气’,我觉得“妖气”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灵气,这两个字是对我的莫大认可。那时候,我的文字没有受到任何污染,随心而发,灵气四溢,是最美好的一个阶段。”
  
  很快,她的作品被各大论坛转载。这时,一个北京文化公司的老总在网上看文时,被她的才华打动,慧眼识珠的他很快决定签下她,给她出版小说。他通过网络联系方式找到薇哂,给正在上大三的她提供了一份薪水优厚的工作,并将她带进了出版圈。在那家文化公司里,她接触到了很多出色的作家,并系统地学习了有关出版的一切知识,正式走上了写作之路。
  
  匍匐而行的艰难路
  
  在外人看来,薇哂的出版之路走得顺风顺水,很多人都觉得她是个格外幸运的宠儿,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多么艰辛。
  
  “有句很矫情的话叫‘匍匐而行’,在一定程度上,那一路的光鲜亮丽背后,我真的是匍匐行来的。”
  
  签约了那家文化公司后,她凭借少年意气,全情投入地写了两本小说交给老板,老板满怀希望地将作品带给某家知名出版社,却遭遇该出版社的退改。他们认为她的文字优美则已,但市场并不需要优美感人的文字,他们需要那种模式化的快餐小说。老板黯然回来,让她按出版社的意见修改,争取出版机会。
  
  可是她坚持自己的创作初衷,无论如何都不肯按照出版社的意见修改。老板盛怒之下,便将那两本小说冷藏,让她帮他作些零散的文字工作,锻炼自己。整整两年里,她成了公司的闲人,老板一方面相信她是有才华的,一方面又觉得她是个不成熟的作家,是一只留着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
  
  就在她陷入自我怀疑时,忽然传来喜讯,她大学时写的《凤戏初唐》因超高人气,被一家文化公司选中出版。她怀着那个一直难产的出版梦,热切地期待这本书出版。然而,命运总喜欢和人开玩笑,长达一年的等待后,这家文化公司,因08年文化市场遇冷倒闭,她那本已经准备印刷的小说就这样胎死腹中!
  
  一面是公司的冷藏,一面是希望的破灭,遭遇重创的她陷入了悲观,本就文弱的她,身体也出了状况。很多朋友劝她改行择业,然而她始终不肯放弃,因为写作是她的梦想,她怎么可以走到一半就无功而返?她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忍耐。她一边安之若素地工作学习,一边反复修改作品。
  
  两年后,因公司骨干跳槽,老板不得已把两本非常难写的励志小说交给她写。憋了两年劲的她,只用两个月就完成了其中之一,其跌宕的情节,深刻的内涵引得老板大呼“你怎么不早点让我知道你可以写得这么好”,老板将那部作品带给数十家出版社看,每家出版社的总编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争着给予优厚的条件出版。最终,这两本书花落以出版畅销书闻名的电子工业出版社,成了当年北京书展的重点作品。
  
  这两本书的出版仿佛打破了宿命的魔咒,她的每部作品奇迹般地获得了新生:《凤戏初唐》被重庆出版社的编辑看中,再度将它签约出版;那两本被她反复修改过的作品在网络上爆红,收获了千万点击,引得数家出版社争抢出版。一年后,她的所有小说奇迹般的同时出版,引人侧目不已。就在她以为要迎来顺境时,命运之神又给她开了个玩笑。某天她上网时,忽然看到一则新闻,海南某个小女孩自称“薇哂”,拿着她出版的小说在海南签售!
  
  薇哂觉得自己的世界都陷入了黑暗,震惊之余又觉得太过讽刺,她见过出版违约的,见过拿不到稿费的,见过拿不到署名的,但是像这种作品出版后被人冒名顶替的事情,只怕从未有过先例。欲哭无泪的她只好发动读者去投诉那条新闻,然而网站方根本无视所谓的真相,删掉了数百条回复。
  
  这时,有知情人告诉她,那个冒名顶替的小女孩背景过硬,发假新闻的报纸也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劝她认了。但是没人知道,她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才让自己的小说出版的,没有人可以这样侮辱损害她。她固执地以一己之力和各大媒体抗衡,迎着多方的压力奔走呼告。她的遭遇激起了很多人的同情和义愤,无数网友和读者都参与了她的维权事件,自动自发地在各大论坛、网站转发她的帖子,呼吁公道。很多媒体的记者也开始调查走访这件事情的真相,我们湖南的各大网站也站出来保护本土的作者,联同《海南特区报》《成都网报》《怀化电视报》等媒体发出新闻为她正名。最后,这场有关尊严的战争赢得了胜利,她获得了媒体和侵权方的道歉,捍卫了属于一个作者的尊严。
  
  然而,一再的打击让她疲惫至极,当初的写作热情渐渐冷却,她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她说,太久追逐与等待之后得到的东西,已经不是最初想要的那个样子了。她停止了写作,跳槽去了一家出版社,安心地做了一个策划编辑。
  
  作家的骄傲来自于不疲不厌的坚持
  
  那以后,薇哂一度陷入消沉。她说,写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那几年来,她每天都是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到凌晨,北京的冬天,刺骨的冷,家里没有暖气,尽管披着大衣,坐在空调下,整个人也冻得瑟瑟发抖。小时候,她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长大了当什么都不要当作家,因为手冷。直到现在,她才理解妈妈话里的意思,真的,冷,那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冷。这么久的折磨让她觉得累了,去干点别的不好吗?她还年轻,她的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性,她有必要继续做这么艰苦的事情吗?
  
  就在这时,她的《$2小姐》出版了,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很大反响,好看的故事情节,风趣老练的文风让读者如痴如醉,一路长红的销量为薇哂赢来了写作生涯的小巅峰。2010年,她代表青春作家赴上海签售,并且获得了新浪网读书频道的访谈。这本书的出版热销没有遇到任何挫折,顺利得让她怀疑是不是真的。然而,既便如此,她还是不想写作,因为名与利并不能带给一个作家真正的快乐。她需要意义。
  
  直到有一天,她看见自己QQ里的读者,都把自己的签名改为她小说里的经典句子,更有很多读者同她谈起自己从书里所得到的感悟,并且真诚地感谢她给了她们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时,她忽然觉得一切有了意义。
  
  “那段时间我刚好在读一些古典文学、佛经,刚好看到一个‘法布施’的概念。很多人觉得布施就是指财物的布施,其实,如果将自己的智慧、才艺、正确的思想传达给别人,让别人有所得,有所感,也是一种布施,这就叫法布施。我们在成长中一定蒙受过外界的布施,这些布施不仅仅是一饭一粥的赠与,还有别人的智慧、才艺、思想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回馈社会,感恩自己的获得。所以,我忽然发现自己事业很有意义,虽然我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我宣扬的是真善美,并且给人带去了正面能量,我为自己是个创作者而骄傲。”
  
  寻找到自己上下求索的意义后,薇哂决然辞去了在出版社的工作,成为了一个自由作家。她坦言自己并不知道人事嚣沸的前路上有什么等着她,她也不知道家人、朋友能否理解自己这种看来极不安全的生活,但她可以确定自己至少是快乐的。她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一生都要效忠的事业,而为自己的事业所努力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

喜欢
(1)
100%
不喜欢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晋橹:网络拯救了我的梦

晋橹:网络拯救了我的梦
王海鸰:不甘忍受才是动力——高杨访谈录

王海鸰:不甘忍受才是动力——高
安妮宝贝:《大方》尽力做到了预想效果

安妮宝贝:《大方》尽力做到了预
雪村:我出名前的生活有谁知

雪村:我出名前的生活有谁知
萨苏:读有趣的书,做有趣的事

萨苏:读有趣的书,做有趣的事
人物专访:青年作家张怀旧

人物专访:青年作家张怀旧
唐达天:突围之后的困顿

唐达天:突围之后的困顿
走进80后作家——韩寒

走进80后作家——韩寒
严歌苓:我如孤舟,驶向未知

严歌苓:我如孤舟,驶向未知
陈崎嵘:时代需要优秀的网络文学编辑

陈崎嵘:时代需要优秀的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