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作者列表 | 驻站作家 | 文章归档 | 手机站 | 排行榜 | 留言 | 专题 | 帮助 | TAG标签 | 简体中文 | 存在桌面
首届征文(散文组) 首届征文(小说组) 首届征文(诗歌组) 大赛动态
返回首页

【我的文学梦】散文:我的文学梦

发表时间:2012-02-29来源:首届“草根杯”有奖征文作者:黄安 点击:阅读字号:

  从小到大,我做过许多梦。其中,时间最长的要数文学梦了。这个梦至今未醒。
  
  算起来,我与文学结缘是在儿童时代。我的母亲读书的时候不喜欢数学而喜欢语文。不知道是否因为遗传的缘故,我也是如此,从小学开始,我的数学成绩就经常不及格而语文成绩特别好。语文课本上需要背诵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我看过几遍就大致能够记得下来。童年时代,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我,把我寄养在外婆家。那个时候,外婆家也不是很富裕。而年少的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渴望却十分强烈。看小人书,是当时我最大的爱好。那个时候,一碗面两角钱,足够看好几本小人书了。为了多看几本书,我经常饿着肚子,把外婆给我吃早餐的钱省下来。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把精神享受看得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人。
  
  但仅仅靠早饭的这点钱看小人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放学得早,我会和一两个小伙伴一起,沿着附近的铁路线捡一些散落在路基旁的破铜烂铁,卖给废品收购站换些钱,再用这些钱换取几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在小人书里,我知道了精忠报国的岳飞、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行侠仗义的大刀王五和愿做革命螺丝钉的雷锋。这些书中活灵活现的人物和他们的精彩故事,在我幼小的心中埋下了求真向善的种子。从那时起,我就立志做一个好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书看多了,对写作很有裨益。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就经常被当做范文贴在教室的黑板上。初中的时候,在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中,我的一篇以“我的老师”为题的作文还获得了优秀奖。
  
  高中我读的是文科班,高考结束后,尽管语文成绩是全班第一名,但是因为数学和其他几门功课的成绩较差,还是不得不选择了读中专。中专毕业后,因为学的是冷门专业,我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进入父母所在的水电施工企业,被安排到最基层的风钻队从事风钻工。实习期间,公司机关的党委宣传部在应届毕业生中公开招聘一名宣传干事,凭借学生时代打下的良好的语文基础,我历经了笔试、面试、复试等层层选拔,最终战胜了众多学历比我高的竞争对手,被招录进机关,开始从事企业宣传报道工作。
  
  宣传报道工作是我踏入社会之后从事的第一项工作,对此我格外珍惜。工作中,我在向师傅和前辈们虚心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和总结,将文学技巧运用于宣传报道的写作中,努力让新闻作品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上班后的第二年,我就获得了企业宣传系统业务评比的第一名。全年仅广播用稿就达108篇,创下了企业广播站建站以来的最高纪录。工作之余,精力充沛的我开始写散文、诗歌、随笔等文学作品。
  
  少年情怀尽是诗。90年代初期,诗歌已经不象八十年代那样风靡。而那个时候年方20出头的我正是善感的年纪,对现代诗有着极大的兴趣。在读了一些现代诗之后,我开始尝试写诗,有一些诗被发表在报刊上。转眼之间,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然逝去,但偶尔翻看这些有着青春印记的文字,重温当年的意气风发与浪漫纯真,我还是会有所触动。
  
  那个年代,报社有时会举办笔会,邀请文学爱好者在一起相互认识,交流心得。90年代中期,在笔会上,我认识了一些文友。我们谈文学,谈人生,谈理想,每次相聚,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文友中有写杂文和小说的,聚在一起经常针砭时弊、解析人生。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写杂文和小说,其中杂文《谁来给评委打分》写的是在有些评委没有真才实学,根据关系亲疏给选手打分的状况,微型小说《君子安贫》则写的是一个大学生放弃稳定舒适高薪工作而去贫困地区支教的故事。这两篇文章都发表在本地的报纸上,其中《谁来给评委打分》还获得了本地杂文比赛的优秀奖。
  
  1997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被单位派往新疆工地从事综合管理工作,在夏天热如火炉、冬天呵气成冰的工地上,我度过了生命中难忘的两年。工地的白天是嘈杂而忙碌的,夜晚则一片死寂。许多个晚上,我都在灯下写作。写白天的所见所闻、写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写作,成了我在新疆期间消磨时间的有效方法和最大的乐趣。在新疆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当地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看到了传统项目叼羊,吃到了正宗的手抓羊肉,并学会了骑马。后来,我把这些经历写成散文《草原盛会》,发表在家乡的报纸上。
  
  1999年,由于工程完工,我被调回公司总部,继续从事宣传报道工作。五四前夕,单位举办以励志为主题的朗诵比赛,一向喜欢朗诵的我也报了名。朗诵比赛鼓励原创作品。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除了抓紧时间练习普通话之外,还结合我的亲身经历,撰写了励志散文《永不言败》。比赛当天,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这篇散文,最后获得了二等奖。一个从事宣传工作的同行还将它打印出来,贴到家里的书房里,激励上高中的儿子好好学习。后来听她说,原本内向自卑、成绩不好的儿子看了我这篇散文后有所改变,高考成绩还不错,居然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大学。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的欣慰,想不到自己的一篇小作居然能够给一个孩子这么大的帮助。我想,也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2001年,在文友的引荐下,我加入了宜昌市作家协会。加入到这个文学组织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和许多职业作家进行交流。职业作家和业余作者不同,他们更能把握现代文学发展的潮流,驾驭文字的水平也更高。和他们交流,能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
  
  歌词较其他文学形式而言,影响面更广且更深入人心。2006年,从小就喜欢音乐的我开始尝试创作歌词,这一年,全国“八艺节”在湖北举行,其中有一项公益活动“微笑大使”评选。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抽出几天时间创作了公益歌曲《微笑》,倡导人们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微笑拉近彼此的距离。这首歌的歌词在本地报纸上发表后,被八艺节宜昌组委会选定为会歌。在微笑大使决赛中,宜昌本地的一支乐队现场弹唱了这首歌,获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当唱到高潮部分时,全场观众都随着音乐打起了节拍,演出现场气氛热烈、超出想象。后来,这首歌又被湖北经视编导的选中,在湖北省首届和谐家庭颁奖晚会上,编导安排我亲自演唱这首歌。第一次创作歌曲就获得了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也激发我的创作热情。后来,我又为湖北省万人相亲大会创作了一首主题歌《相亲》,同样获得了一定好评。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除了积极参与受伤之后,还利用休假时间做志愿者。6月9日,我在义务给汶川灾区的孩子送教科书的路上,因交通意外受伤致残,被送往医院接受了开刀接骨手术,腿部被嵌入二十多颗钢钉,至今仍未完全康复。虽然成了残疾人,但我依然坚强乐观。住院期间,我创作了全国第一首志愿者之歌《真心永不变》,并录制了MTV。后来,这首歌的MTV在本地电视台播出,歌词还在省级媒体上发表。
  
  2009年,因工作需要,我来到三峡坝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这里远离城市,既没有繁华的街道,也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然而,早已历经多种磨难的我却把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当做磨练意志的大好机会,白天我忙于工作,晚上坚持读书写作,几年来在写作方面小有收获。除了在本市的各类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之外,2010年,我的散文作品《从未曾遗忘的青山时光》获得湖北省主题征文二等奖,2011年,我撰写的读书心得《从苦难走向辉煌》获得全国党政干部读书征文一等奖。这也是我有生以来在写作方面获得的最高荣誉。
  
  这么多年来,写作于我而言如影随形。它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乐趣,更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写作不一定要成“家”,自娱其实也很不错。无论是在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写作都能够让我淡定从容。在如今浮躁喧嚣的年代,能够有恒久笃定的意志和笔耕不辍的爱好,在我看来无疑是幸运和幸福的。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愿一生做着文学梦,永不醒来。
  
  个人简介:黄庆武,笔名黄安,男,37岁,本科学历,政工师,中国民主促进会宜昌市西陵支部宣传委员,宜昌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注册青年志愿者。

复制本文地址推荐给好友:

喜欢
(1)
50%
不喜欢
(1)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注册会员并登陆后才可以留言评论哦)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