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窗外的那塘荷香随风袅袅而来,沁人心扉,窗外那池蛙鸣鼓噪着琴弦,奏着夜的旋律。躺在床上的我静静地感受着这夜的静寂。
我喜欢夜,一直以来,喜欢满月下夜的恬静,残月下夜的朦胧,漫天繁星点缀下夜的璀璨。特别是夏夜,熄了灯,开着窗,带有白天丝丝余热的风柔柔地吹来,带了那么一丝丝凉凉的清爽。于是,夜的思绪在风儿的轻拂下一路飘飞,寻找梦的方向。就像今晚这样,月下花眠人未眠,白天未来得及细细思考品味的事情,又像游丝一样悄悄地游走于脑海。
很长一段时间里,心里总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脑海里总是有“飘飞”这两个字。早在今年柳絮飘飞的时候,心情也像飞絮一般四处游动,总想写点文字记下这种感觉,但是这种飘飞似乎又难以捉摸。每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路过龙湖时,看到万亩荷塘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朵朵荷花在绿叶中绽放,花上彩蝶翩翩,心中既有一种被美感折服的感觉,也有一种飘飘悠悠的游离。是心对无所依附的惶惑,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还是为大自然无忧尽显魅力的感喟?细究起来,似乎都不是,也似乎都是,那么这种心情叫什么?失落吗?似乎也不是。那么心中的飘飞什么呢?飘飞的记忆?童年和小伙伴一起割猪草过家家的稚趣?那年十七岁的懵懂和飘飞的梦?还有那在细雨霏霏的季节,雨丝细细密密的,像扯不断的线绺,伤感着谁会陪伴我在庭前闲看花开花落,荣辱不惊,笑看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谁会在一个轮回里与我一起与飞雪为舞,同花凋笙歌?一切一切,似乎还不是,我不知所以!飘飞的心像浮萍一样无根无依。
七八月份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淮阳万亩荷塘飘荷香。虽然我多次路过淮阳,但是都是也去匆匆,从没真正品味一下龙湖的美丽和雅趣。近几天,虽然阴雨绵绵,但也也挡不住游人的脚步,今天一大早,我和好友相约来到龙湖游玩。龙湖以凉风习习,碧绿花香的博大的胸怀迎接我这位经常怠慢她的游客。我和朋友荡起小船,时而行走在碧叶荷花之间水面小径,时而穿梭在蒲苇之间。面对着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湖面,我忽然想起了最近看了一位名叫紫藤丹青的朋友的一篇博文,她的博文里有这样两首诗:
《康桥如梦》(大河奔流)“从康桥的那一头/我看见了你的身影/早晨,那朵酡红/是你一夜的羞赧/可是,她静静地走着/好像是那春天的芳菲/四月里的风/刮上康桥的昨天/那一片静静的田野/是苦菊的笑脸/钱塘的大潮/从心里响起/一生/原来就是为了/那个声响”。《春天》(大河奔流)“绿色的诗笺/化成一滴/从中国康桥的天空/悠悠地沁入/火焰般的花蕊/彩蝶/含化了一生的/在异国的康桥/追逐嬉戏”。
当时看完这两首诗,我被这两首诗所感动,这两首诗词情景交融,让我陶醉其中。其实能让我深深地有所感悟并产生共鸣的不是诗词语言的美丽,而是诗词浪漫的意境和创意。这种共鸣不仅仅限于情人之间的爱恋和思慕,更多地是让人展开了联想的空间特别是“从康桥的那一头/我看见了你的身影”和“绿色的诗笺……在异国的康桥/追逐嬉戏”,让人仿佛看到多情浪漫的诗人,在康桥边和心爱的人款款情深地执手相牵,倾诉衷肠。于是,心中那种感慨也罢,喟叹也罢的心情飘飘摇摇地飞向远方,引起了了无限的臆想,不,也许应该是遐想:假如我是康桥那一头的身影,仰望思念我的又是谁的情衷?假如我是春天的诗笺,我会和谁一起跨过中国康桥的天空,在异国的康桥边嬉戏追逐?是夏天那叠嶂的翠绿,还是盛春那锦簇的花红?是皑皑冬雪下弥藏的梅香,还是秋天那萧萧的风?
今天,面对眼前这种情景,我把博友博文中诗词的意境和这湖水荷花小船联系起来:这湖水这摇船岂不是徐志摩笔下的康桥的水域?岂不是博友博文中诗词中寄情的康桥?岂不是才子佳人最浪漫的去处?岂不是诗人吟诗作赋、抒发情感的最佳喻体?一种幻觉便油然在展现在眼前:拟或是中国的康桥边,拟或是西子湖胖,在清澈的水面上,蒲苇随风摇曳,白鹭上下翻飞,鸭成群结队,还有那朵朵荷花在水中婉约飘逸,静静地散发着幽幽的花香,拟或者是在烟雨朦胧的湖面上,爱恋的情人们双双荡着双桨,手把船篙,欢歌笑语洋溢着水面面,充满了神秘和浪漫。于是,心中的那种飘飞不再有以前那种想飞又飞不起来的沉重感,似乎变得轻轻柔柔的。这时我似乎明白了,我心中的飘飞的也许只是一种心情,是一种随着一种感悟、随着一种共鸣、随着一种对文学艺术欣赏的加深和提高、随着对一种美妙情感的解读,瞬时间充满幻想、充满希冀的心情。
夜深,风微摇,白天衣袂飘飞的记忆随着飘飞的心掀开了梦的门帘,飘飞着昨日的遗憾和曾经的梦幻。睡吧,睡吧,窗外那塘黏在空中的荷香在轻轻地为我催眠;睡吧,睡吧,窗外那鼓噪的蛙鸣跃上梦弦为我歌唱;
今夜,我心依旧随梦飘飞。在梦中,我挽着风儿的翅膀来到异国的康桥边,像徐志摩一样潇洒的挥挥手,告别那天边的朵朵云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