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广州白云万达广场前,一群来自西北甘肃的“果农”忙着推介苹果,其中带队的是甘肃天水副市长王钧,“市长卖水果”引广州街坊围观。(11月4日《南方都市报》)
其实,副市长带队推销滞销苹果并非新闻。前不久曾有安徽省界首市副市长刘新兴合肥推销萝卜;江西省南丰县政协副主席李履才合肥推销蜜桔;江西省瑞昌市副市长杨近铭进京推销“山药”等等。副市长卖苹果虽事不新鲜,但其做法值得肯定。有网友认为,群众利益不小事,水果丰收了,产品滞销,数十万吨高品质国产“蛇果”仍挂枝头,果农着了急。天水市市政府为帮助农民解决水果滞销问题,由副市长王均亲自带队,数十名当地官员及果农代表,一起到广州推介来自大西北的国产“蛇果”即花牛苹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的公仆情怀,彰显出政府官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为民的理念。还有网民认为天水市副市长卖苹果的意义还在于通过街头“推销苹果”产生“政治明星”效应及利用媒体宣传报道,大大提升了当地水果的品牌知名度,为蛇果产业的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捷径。此举还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关心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帮助农民致富的热情,实在可赞可嘉。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不相信市长。从更深层次去看,副市长上市推销苹果,这种做法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一是市长卖苹果,当街“吆喝”只是权宜之计难以持久,并非每届市长都能帮助农民卖水果,也不可能以帮助农民卖水果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二是市长卖苹果难治根本,天水市水果滞销主要还是市场因素造成,包括产品的特色定位、市场包装与推广渠道、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等诸多因素。然而,天水市水果滞销不找市场,而找市长,从根本上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能不说是一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错位。
破解丰收后急坏果农的本质问题,不管是当地政府也好,果农也好,都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深刻理解和领会市场经济,掌握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适应市场规律,在市场竞争中整合政民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多为果农想办法,积极引导果农树立品牌意识,科学种植,优化苹果质量打造品牌。与此同时,政府要帮助果农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做好日常宣传,扩大产品覆盖面,不要等到苹果严重滞销才想起来当街“吆喝”。此外,政府还要及时为果农提供市场信息,对果农进行行情指导,打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绿色惠民通道,解决果农在销售方面的困难,为果农与市场对接,为果产品进入市场搭建平台,减轻果农、中间商的成本负担。再者,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相关企业对当地苹果进行精深加工,提高水果生产的附加值,降低果农损失,避免丰收成灾找不到“市场”找“市长”的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