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台考察,我们受到了李爱彬台长热情接待,应了天下广电是一家的说法,北方人的真诚显露无疑,令我们这批江南人很是感动和敬佩。在一家名为“烧烤部落”用过晚餐后,李爱彬台长带我们来到位于徐州城区西南部的云龙湖。在他陪同下我们移步观景,欣赏了美丽的云龙湖夜景。
从入口处进入,小桥、流水、大红灯笼、临水而居的古朴客栈,特有的景致便映入眼帘。夜色下的云龙湖朦胧、静谧、安详,没有一点儿喧嚣,恰似少女脉脉含情,给人增添几许温馨。而这一切,于我们言却从未曾亲近,原先只能存在于想像或别人的叙述中。
在灯光的作用下,云龙湖仿佛一幅幅秀丽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眼前。有灯、有桥、有塔、有景,若隐若现,美不胜收。云龙湖像是一位犹抱琵琶的闺秀,神秘得叫人遐想,羞涩得令人神往,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和心神。一向阔达的北方城市,原来也有这样柔美迷人的湖景夜色。
云龙湖,它东靠云龙山,西依韩山,南接小南湖。原名“簸箕洼”又名“石狗湖”。湖水面面积为5.8平方公里,一湖波光浩渺,三面青山叠翠,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水的自然景色。
说到云龙湖的历史,李爱彬台长如数家珍的说:早在900多年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任徐州知州时,站在云龙山上,对着脚下这个湖泊“突发奇想”:“如能引上游丁塘之水,则此湖俨若西湖,而徐州俨若杭州。”而他留下的那篇《放鹤亭记》,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也使云龙山水得以扬名于世:“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苏东坡先生情钟此湖,可见一斑。
相传苏东坡曾率徐州百姓治湖,开辟了拔剑泉通往石沟湖的水道,因政绩卓越而深受徐州百姓的爱戴,但他的愿望未能实现便抱憾离开徐州。为缅怀苏东坡当年的治水之功,云龙湖又有“苏伯湖”之雅称。可能,苏东坡先生也不会想到,时隔900年之后,他的美好想象已成为了现实。如今的云龙湖小径蜿蜒曲折,湖畔水榭、曲桥、码头、方亭、虹桥错落有致,碧波塔影,荡漾诗情。北湖之雄、南湖之秀,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不愧为镶嵌在这座城市上的一颗璀璨明珠。1994年,杭州西湖和徐州云龙湖结为姊妹湖。
深秋的北方,渐行渐凉的夜色里,微浪轻轻拍打着碎石坡和木制的堤坝,宁静的湖面一片漆黑,云龙湖水变得幽远和深沉。喧嚣的一天终于宁静下来,一转眼四周灯火辉煌,远远望去:两岸火树银花,满湖华光灿烂;俨然是一片光的世界,色的乐园。湖岸高树矮树,错落有致,搭配上霓虹闪烁的灯光,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之光相映成趣。
颇有创意的沉水廊道,如流动的彩虹。远远望去,夜幕中的沉水廊道看起来更装满了清水的玻璃水箱,不时变幻着色彩,如同两道“流动的彩虹”,环绕着玉珠岛……我们急切地走入沉水廊道,发现相邻的每一块玻璃,色彩都不一样,且不时地变幻着。
行走在云龙湖畔,看着流光溢彩动静结合的景观,我琢磨着徐州这座城市的新表情,美妙的遐想就扑面而来了……
文/林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