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那几朵艳丽的女人花之戚夫人
《史记》中关于刘邦的戚夫人戚姬,记载的很少,只说她是高祖做汉王时的幸妃,是山东定陶人,刘邦非常宠爱她,她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刘如意。(“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资治通鉴也载她曾随刘邦征战四年,备受宠幸。而据考古发现,她还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据说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据说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这在出土的汉画石像能得到证实。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就是这样一个善舞善鼓、极尽天下宠爱的小女人,却卷入了废后之争、立嗣之争,落得个史上绝无仅有的惨死。
对于她的死,《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
吕太后之刻毒、残忍可谓极矣!但正所谓万事皆有因,吕后之深恨戚夫人亦然。年轻貌美、能舞善鼓的戚夫人受宠后,吕后本就在心底产生了无尽的嫉妒,只是面对当了“王”、当了皇帝的丈夫刘邦,她只能无奈地忍受着罢了。但戚夫人却想当皇后,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么大的野心,怎能不让多疑、缺乏安全感的吕后愤怒啊!又怎能不让吕后对之恨之入骨!
不是吗?刘邦生前,戚夫人最受宠幸,常随其左右,而那个刘邦,对他的那个几乎受尽苦难为之操劳的结发之妻吕后却是不管不问,冷落之极!甚至对自己的子女也没有丝毫的爱心。仓皇逃亡之际,他把自己年幼的儿女推下车去一人逃命,连老父亲都不要!而最让吕后恼恨的是戚夫人恃宠生妄,在刘邦面前终日啼哭,要求让自己的儿子如意取代惠帝做太子!竟使得让刘邦说出“如意类我,太子不类我”的混账话!为此,刘邦好几次险些废掉大儿子,只是靠着大臣们的力谏和张良的计策,废太子的计划才未能施行!太史公这样曰:“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作为刘邦的宠妃的戚夫人,本应该坚守本分,专心侍君,安心享有那份至尊的荣耀与幸福,不要奢望什么,更不要和当政者抗衡。像她这样一个出身奴隶、本身也是女奴的女孩子,能得到天子的宠幸难道不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吗?!若非让刘邦废后废太子,即使是横刀夺爱,她也能幸免于难,总不至于是那样悲惨的结局,——最起码她还可以和刘如意得到封地,远走他乡,好好活着。退一万步,即使不能好好活着,最起码也得个善终!像她那样的女子,只要善良宽厚,真的也不至于论为“人彘”!
不是吗?刘邦死后,吕雉发现她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她要帮着新皇帝顺利登基,她要提防诸候作乱,她要防着匈奴入侵,她要对付千种万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于是,当她身边的侍从问她如何处置后宫那些曾经与她夺宠争位的女人们时,她只是下令都放走,放她们回她们儿子的封地去做王太后。比如薄姬的儿子刘恒成了代王,于是薄姬就成了代国太后。只有对戚姬,她才那样残忍!殊不知,废后之心、立嗣之争,才是让吕后真正恨她入骨的原因啊!!诚然,吕后的手段的确变态,但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戚夫人的咎由自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吕雉从一个平凡的女人历经血海烽火,走到皇后的位置,天知道她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和牺牲。而她的女儿,“七岁即能代母操作,抱哺幼弟,吕后甚赖其力。或盛夏治田,母女皆跣足蓬首,汗流浃面,不知其悴。”后又随母入狱,过的是怎样的非人生活啊!
对于古代女子(现在亦然啊),也许有两样最为系心,关攸生命的东西,就是丈夫和儿女。但是丈夫呢,当自己一次次从刀口下逃出时,当自己孤单无援时,自己的丈夫呢,却在拥着戚姬取乐!尽管最后得到了皇后的位子,但丈夫的心却在戚姬那里!有夫等于无夫;而当丈夫不可期,那么维系自己生命的重心就是孩子呢了。而当时没有经历过半点征战之险、吃过一丁点创业之苦的戚姬又在干什么?她在觊觎皇后和太子的位子!她一次次在刘邦面前哭哭啼啼让其废后,一次次让其治罪鲁元公主,一次次让其废太子!逼得吕后给大臣下跪,请来世间高人!——要是戚夫人站在吕后的位置想想,她就知道吕后对她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仇和恨了!也许对吕后来说,那样的惩罚还不足以平息她心中的恨,也许吕后还会想千刀万剐,也许会诅咒她下地狱、滚油锅。
天真无知,在政治方面完全是个绣花枕头的戚夫人啊,你美则美矣,你怎么要和一个出过生入过死,经历过忧患、历尽人间沧桑的吕后抗衡!戚夫人啊,你错就错在对自己太没有自知之明,太嚣张,太不自量,你没有经历过任何风雨和磨难,你就是个被刘邦宠坏了的孩子!所以,你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株蔓藤、是温室中的香雪兰,一旦没有了庇护,就会迅速枯萎,就很快死去!所以,你才为自己无知的无畏付出了史无仅有的惨痛代价!!也许,你至死都会是因为吕后太狠毒太妒忌,你甚至会说你对吕后很善良,但事实远非如此啊!愚蠢的小女子!你太幼稚了,太异想天开了,以色侍君能有几时好呢?还企图劝说刘邦废长立幼,这不是自不量力、自引杀身之祸吗?——其实,有很多的时候,所谓的“善良”和“愚蠢”只有一线之隔,使自己能够穷其一生都善良,而不是因为愚笨而经常受伤,而最终放弃善、甚至抵触善、走向恶,才是最重要的。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恩君子好逑。”戚夫人啊,你倩丽的巧笑,你顾盼的美目,本只该取悦君王,以此来享有你无上的荣华和无比的宠爱,那该是多么的幸福!戚美人啊,你的悲剧就在于你其实只是个美丽的花瓶,没有政治细胞,不懂城府权谋,你的智慧不足以有更多更大的担当!而你又几乎没有任何朋友,只能依靠刘邦和儿子!所以,你无以伦比的悲惨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唯一遗憾的是刘邦死太早,没有能够保全你们母子。你知道吗?你错就错在不自量立,你惨就惨在人心不足,奈若何哉!奈若何哉!!是的,戚夫人,你获得的爱情比吕雉多,但你却成为历史上死得最凄惨的后妃,怪就怪你把爱情当做了玩弄权术的砝码。
且莫说,人之初,性本是善还是恶,没有谁落地是笑呵呵的。还是那句话,凡事有因必有果!刘邦啊,是你害死了深爱你的两个绝世女人!还有你和她们的儿子!!
……
我忽然想起那种美丽且名字很好听的花似百合,叶若兰蕙,花色素雅,纯白如雪,玲珑清秀,花香浓郁,清幽似兰的香雪兰花。她代表着纯洁,象征着天真烂漫。香雪兰的华语是:你要知道爱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痛苦、悲伤与后悔。她的开花期长,是人们喜爱的冬、春季室内观赏花卉,但若在冬天把她放到室外,那她只有死路一条!
那戚夫人会不会是这花幻化而来的呢?是的呀,她本来可以在温暖的室内天真烂漫地生活着,爱着,被爱着,享有她的幸福,尽拥她的温暖,但她却自己不自知,非要离开,去和严冬争斗,去和风雪抗衡,除了迅速凋零,很快死掉,还会有什么出路呢?她是否已经预知这爱恨情仇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痛苦、悲伤与后悔?若戚夫人真的是那株香雪兰的话,不知她会不会悲伤,会不会后悔?
美丽的香雪兰本不该凋残,香雪兰本应该安享她温暖的爱。但香雪兰凋谢了,而且是很悲惨的凋谢了。
呜呼!宫廷之祸患大矣!伴君得此下场,可悲可怜,可惜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