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老了就开始怀旧,人一怀旧就是老了。最近,一高中同学从美国回来,她特别怀念天真烂漫的中学时代,勾起我们对人生这一最难忘时光的回忆,也漾起“五一”同学相聚的涟漪。
5月1日下午,在临海的溢香大酒店,我们25位同学迎来了毕业后的第一次聚会。
同学会面的场景是动人心弦的,一眼辨出的一惊一咋,欢呼雀跃;难以辨认的迟迟疑疑,极力搜索。65岁的班主任杜老师也来了,师生二十多年没见面,但老师不见老,而学生却显得饱经沧桑。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年我们不过十六、七岁,极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朝气勃勃、意气风发。转眼间,朝阳西斜,帅哥变老,美人迟暮。有胖的,典着个将军肚;瘦的,似伊拉克难民。学生、老师差别不相上下。
不见其人但闻其声的彭德妮爽朗依旧,她高声说,大声笑,去年住院手术,她丈夫侍候左右,扶上床,抱下地,关爱得无微不至。惹得邻床羡慕不已,“阿婆,你儿子真孝顺”,“老彭”绘声绘色地叙述,我们笑得前俯后仰,一段段遥远而美好的回忆由此拉开帷幕……
美国回来的姚玫深情地对杜老师说,那时一位科任老师点名时呼她为“姚玖”(广东话成了姚狗),结果足足被同学讪笑了三年。校女篮中锋覃颖茜说:“那时老师的素质真是了得,我简简单单的名字硬被加成谭颖茜(qian)”,引起大家对绰号的追忆。如:覃颖茜有个别名叫“哝哝”、秦安安叫“肥佬安”、马丽珍叫“俄罗斯婆娘”。因为我又瘦又小,被男同学暗地里编排为“北风吹”,他们形容我身轻如纸片,北风一吹,呼地一声腾空,瞬间不见踪影。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历历,温馨如昨。
杜老师说,毕业那年,你们班获得了湛江市“学雷锋先进班”光荣称号,令我惊讶无比。记得我们班是由宣传队与运动队合并而成,学生结构比较特别,同学一半来自农村,一半出自城市。农村同学四肢发达,学习一般,运动场上却龙精虎猛;城市同学生活优越,能歌善舞,但娇生惯养,小姐少爷脾气大。杜老师为了带好这个班,将全年级最棒的学生干部杨荫雄要来任班长,却让宣传队内最瘦弱的我当副班长。由于当时学校狠抓教育,需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榜样,于是,我这个娇滴滴的、上台大气不敢出、连回答老师提问都脸红的娇小姐,当上了全年级六个班中最不象样的班长(我的侠客文章《并不是为了回忆》有记录,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那时我的胆小怕事、小心做人)。现在的我在大庭广众中口若悬河,主持、演讲如鱼得水,得益于当年杜老师的栽培。
晚餐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以欣赏我久违的歌声为由,一大班人移师“金辉煌”卡拉OK,我将同学们点的昔日老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谁不说俺家乡好》、《洪湖水浪打浪》和新歌《珠穆朗玛》、《为了谁》、《山路十八弯》一一奉献给大家。有个男同学酒喝多了,对我稍有“纠缠”,其他男同学群起攻之,众多女同学纷纷起哄,令他不得不败下阵来,乖乖回到自己的座位。
面对过去腼腆如今变得豪放、原先的假小子却成了贤妻慈母、当年风云人物如今却默默无语、调皮捣蛋而今变为成就大业的人。咀嚼二十多年来的酸甜苦辣,我倏地想起一位作家之言: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学。人生各个阶段都有特殊的意境,构成整个人生多彩多姿的历程。同学之情是这一旅途中的良伴,犹如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是醇香甘甜。
轰轰烈烈的同学聚会结束了,大家又回到各自的喜怒哀乐之中。此刻,我坐在电脑前,待纷纷扰扰的心平静下来,终于发现,金色的年华已离自己远去,平实的日子还要天天继续。但是,我会把这次聚会当成人生的一个心灵驿站,同学虽在我的视线之外,却永远在我的记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