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的案头放置着一本名为《三人行》的书,它是我的三位老乡合著的文学作品集子,打开集子大多篇章已在报刊中读过,如今从头读来,却有另一番味道,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甚至夹杂着阵阵泥腥味,因为他们是清一色的农民,是在乡下老老实实种地的农民,他们行文简练,一如他们的生活,所写作品大多与农村有关,读着《三人行》,我仿佛置身于乡间小道,阡陌巷头,或山水之间,人和事都伴着风雨泥土发生着,他们在努力挖掘着生活中的苦与乐,美与丑,他们用自己执着的笔讴歌着真善么,鞭打着生活中的丑与恶,虽说他们不是大腕名家,出来的书也不是那么的光彩照人,但就这种举动就足以让人叹服尊敬,在当地也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于作品的细节吗?我也就不多谈了,只能让每一个能读到他们作品的人从中体味去。
再说说他们三个人吧!一个姓田名东风,此人聪慧,出身书香之家,其父教书育人一生,东风四年前出版小说集《风梅》名燥小县,他自小聪慧,酷爱书本,但身中文革‘剧毒’,耽误一身美好前程,只好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村中当村官十几年,为人清廉自律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但终究还是落得一身不是,不过还好,从始至终他没放弃自己心爱的文学写作,二十余年,写下各类文字百万有余,光荣加入陕西作协,名入多部大典,被推选为县作协副主席,虽捞了个不挣钱的头衔,总算对自己二十多年文学创作的一点认可吧!
再说他们之中的曹永和吧,我对他闻来已久,但一直无缘一见,由于我常年在外飘荡,早从东风来信中知道他有这么一位,手足情深的文友兄弟,也痴迷创作不已,今年终有机会与曹君相见,但见此人面善心宽,谈吐儒雅不凡,想必生活阅历不凡,你说一位能坚持搞创作二十多年的人,其意志该有多么坚强,众所周知,文学创作那可是一件没有名利,只求自慰的苦差事,永和说:“只要自己生活过得充实,问心无愧足矣。”瞧瞧,多么直爽豪气的庄稼人。更何况他也加入了市作协,正一步一步向另外的高度进军着。
再说说孟君,姓孟,名永华,他也是东风的死党,他们三人同住一村,由于志趣相同,所以就分外亲,从最初他们自行创办的油印小报《希望》开始,只有他们三人是继续坚持者,永华身材魁梧,说话干练,读完他的作品,不由令我想起了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老句子,他的文笔不错,郑地有声,就是动笔太少,如再勤奋一点,他绝对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但我也知道,这些年生活赋予他太多的苦难,否则……。
就让我祝福他们吧,今天能结出这么多诱人的果子,望他们在忙生活的同时,多注意身体,我相信只要他们根植乡土,还会结出更多诱人的果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也能顶个诸葛亮,’更何况是三个在创作中磨砺了二十余年的读书人,他们携手定会有更大作为的,我期待着……。 |